十二年的坚持,换来今天的骄傲
罗冬菊 发布 2025-06-29 18:17:00 更新 2025-09-02 21:11:272025年6月28日,在德国的达姆华达中文学校,我们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毕业典礼。
他们中的大多数孩子,是在2012年踏进这所中文学校的。那一年,他们才五六岁,蹒跚走进教室,眼里写满了新奇。那是他们与中文的第一次正式“见面”,是一次长达十二年的文化旅程的起点。而如今,2025年,他们终于迎来了这场属于自己的告别仪式。
01
毕业寄语
“一转眼,你们已经在我们中文学校学习了12年顺利毕业。看到你们今天顺利拿到毕业证,我从心底里为你们骄傲。祝贺你们!
感谢同学们多年来的坚持不懈,除了完成德国学校的课业以外,每周六还到中文学校上课,这有多么的不容易,但是你们都坚持下来了,你们都是最优秀的!
12年的中文学习,你们的收获不仅仅是中文知识和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习俗,你们更收获了友谊及成长,中文为你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大世界的窗。
我对在座的家长深表感谢,是你们多年的陪伴和身体力行,让我们的母语中文和我们的中国文化,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。
我还要对任教过的老师表示衷心感谢,让同学从一颗颗小苗,长成栋梁!
人生的路很长,只要选定自己的目标,坚持走下去,都会成功到达。更希望你们会将所学的中文知识,融入到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,希望中文让你们受益终生!
毕业后,无论你们飞多高,走多远,都欢迎同学们回学校来看看。”
校长 田洁博士
“看着你们一个个从懵懂的小朋友,成长为能说会写的少年,我心中既有欣慰,也有不舍。中文是你们心中的一粒种子,它会在未来某一天悄悄发芽、开花、结果。”
一字一句,饱含深情,
台下的家长们忍不住红了眼眶,
孩子们也默默低下了头,
或许在回想,
那些年和中文相伴的点点滴滴。
感谢在校带班老师:
曹津津、程佳蔚、赵群
02
从拼音到诗词,从认字到写文
十二年,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。但对这些在海外成长的孩子来说,能坚持学中文十二年,是一件极其了不起的事。
从最初拿着《中文》的课本,一笔一画写着“我”“你”“他”,到后来可以写出完整的记叙文、议论文;从课上念着唐诗《静夜思》,到能理解《出师表》里的忠诚与豪情……他们在悄悄地成长,也在用心地扎根。
语言不只是工具,更是文化的血脉。中文,在他们成长的路上,悄悄筑起了一座桥,连接着远方的祖辈、家族的故事、中华文化的根。
03
感谢每一位陪伴者
“在德国这样的语言环境中,坚持学习一门“非主流”的语言绝非易事。没有义务教育的制度保障,没有考试分数的驱动,靠的是老师的热情、家长的坚持,更靠孩子们自己的选择和耐心。
感谢中文学校的老师们,你们是点灯的人,用一课一字、一诗一篇,点亮了孩子们心中对中文的热爱与归属。
感谢家长们,是你们一周又一周的接送和陪伴,把这件“看不见成绩单”的事坚持做了十二年。
最想感谢的,是孩子们自己。你们没有因为“难”而放弃,也没有因为“别人都不学”而选择退缩。你们用一次次的到校、一次次的作业,诠释了什么是——自我认同和文化传承。”
--家长代表致辞
04
毕业不说再见
毕业典礼这天,孩子们统一穿上毕业T恤,背后写着5个字:
“我们毕业啦。”
他们站在讲台前背对镜头,双手高举,就像是在对这段旅程做最后的告别,也像是在迎接新的征程。那一瞬间,眼眶湿润的不只是老师和家长,更是那些终于意识到自己真的长大的孩子们。
毕业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开始。未来的你们,也许会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,但愿中文这颗种子,已经在你们心里发芽、开花。
写在最后
十二年前,你们带着稚嫩的发音开始第一节中文课;
十二年后,你们带着一身自信从这里出发。
愿你们无论身在何处,都不忘自己的文化之根,
愿你们在人生每一个重要的路口,
都记得曾经有一段日子,
叫“坚持学中文”。
毕业快乐,亲爱的中文班孩子们,我们不说再见。
“愿你出走半生,归来仍会说中文,心中永留华夏根。”